前言:
SONY VAIO DOU 系列算是 SONY 相當有特色的產品。在一般的筆電架構之下加進平板電腦的用法,這想法即便在現在也是相當的進步。
再加上螢幕在色域上的表現遠比一般的筆電要好上不少,固態硬碟也對性能有很大的幫助。所以 DUO 系列在功能上獲得不少玩家的好評。
但是悲慘的其實是後面,在使用了幾年之後,螢幕會開始出現一些奇怪的狀況,常見的包含有氣泡、亮斑、烙印和漏光等。運氣好的早發作,在保固內就請 SONY 出保。
運氣不好的就只能請第三方維修商更換面板。但是更換原廠面板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 當然不是,這是因為問題的根本原因還是在 LG 的顯示面板和 OCA 光學膠上,這也是本文要強調的重點
至於完美解法將於二部曲中公佈,敬請期待。
SVD11 的觸碰面板大概是我們有接觸過的機種裡面零件是最難拿到的,就算拿的到,能不能拿到品質好的觸碰面板就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因為曾經踩了太多次的地雷了,所以我們曾經一度放棄這臺螢幕問題的維修,但是後來在與供應商合作努力之下,最完美的解決方案終於產生了,這會在二部曲中公佈,算是我們對這臺經典機種的致敬。
這篇文章主要在詳述為什麼這臺筆電會出現如此的狀況,及為什麼狀況好的零件會如此的稀少,最後則是第三方維修商是如何處理這問題的。
這邊先簡單的說明一下觸碰面板架構的發展演進過程,這樣大家才會對於為什麼會有這些狀況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早期的時候其實觸碰面板是可以視為兩個單獨可分離零件的組合,一是在外面的觸控感應面板(Touch Sensor Panel),二是在裡面的液晶面板,業界習慣上稱外屏和內屏。
一般說來,內屏通常是用螺絲固定在外屏上,有些則是用雙面膠固定起來,而不用螺絲,所以早期的時候外屏如果破掉的話,是可以單獨更換外屏的,裡面的內屏是可以延用舊的(雖然也會有一定程度的拆壞風險,但是不高)。但是這種設計的方式會造成顯示品質低下的問題。後來發展出的全平面貼合技術可以改善顯示品質的問題。全平面貼合技術利用 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固態透明光學膠)或 OCR(Optically Clear Resin,液態透明光學膠)將觸控感應面板與液晶面板貼合起來。
DUO11 的觸碰面板也採用全貼合的技術,這在當時算是相當進步的技術,但是也因為走的太前面了,所以導致了該觸碰面板有許多問題,這是時間炸彈,只要時間久了自然會發作但是 SONY 也不打算進行全面的召回改善。所以螢幕產生氣泡,亮斑或是已經嚴重到光學膠已經是滲到機身外部了,這都是光學膠已經劣化所造成。要根本解決問題的話就是將原本的光學膠去除之後再進行全貼合。但是技術難度很高,當然成本也就降不下來。
另外要考慮的一個面向是顯示面板的品質。SONY 用的面板是 LG 所生產的,這片面板的規格相當的不錯,即便是拿到 4年後的今天來看,依舊是打趴一半以上的面板。但是因為它是很早期的 IPS 再加上廣色域面板,在技術不成熟的情況之下,時間久了就很容易產生烙印和漏光等問題。再加上它的訊號接頭相當的特殊,要更換成其他的相容面板有相當的難度,不透過改裝的話幾幾乎無法達到。
所以綜合以上的觀點來看,即便是能夠將光學膠更換掉,但是直接延用原面板也會因為面板品質不佳而造成日後還是必須再花一次的錢將原本的面板換掉,這也就是這台筆電所遇到的問題。因此 SVD112 更換螢幕是費用可以排在同尺寸的機種第一名也不為過。
接下來我們要寫的就是換原廠面板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嗎?答案是否定的,以下就是我們所遇到的真實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