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客戶新買了一臺Sony Z117,於是想把舊的SZ58整理一下給老婆或小孩使用。但是這臺已經過保許久了,給原廠清理風扇和散熱器恐怕不怎麼便宜,再加上電腦裡有一些重要資料,亦不放心隨便給人處理,於是乎找我們洽談是否可以幫忙整理。我們告訴客戶說可以幫忙協助設定BIOS 開機密碼和硬碟密碼,這樣就不用怕資料被有心人士存取也不會資料外洩。客戶也願意信任我們,只設了硬碟密碼方便我們做事也才有了這篇整理文的誕生。
1. Sony SZ58 的正面照,有少許的刮痕,保養的算是不錯。

2. 換個角度看,刮痕其實看不太出來。

3. 鍵帽上的漆有點剝落,不過字倒是沒有影響到,要不然就要花大錢換鍵盤了。細縫中也有點灰塵,等一下拆鍵盤時就會順便清掉了。

4. Centrino 平臺,加上 nVIDIA 8400M GS 顯示卡。作業系統則是採用 Windows Vista。圖片左下角可以看到一個奇怪的凹洞。

5. 左則的置腕區(palm rest), 同樣也有一個奇怪的凹洞。

6. 謎底揭了,原來是螢幕框上的橡膠墊不見了,才讓下方的小凸點直接碰到了置腕區而造成了上兩圖的小洞。

7. 原廠的保固標籤。代表這台筆電完全沒有由非原廠的人員拆過或是完全沒有送修過。

8. 弄破保固標籤,拆下散熱器保護蓋後就可以看到CPU的散熱器了。不過還是有其他的散熱器被底殼給檔住了,所以要整理GPU和晶片組的散熱器和散熱風扇的話還有一大段的路要走。

9. 被底殼檔住的顯示晶片用的散熱鰭片

10. 拆下CPU的熱導管後發現CPU上的散熱膏完全硬化掉,一點都沒有導熱的作用。

11. 殘留在熱導管接觸面的散熱膏顯示其分布並不平均。這是塗佈散熱膏的大忌。

12. 散熱鰭片上也有不少的灰塵。

13. 散熱口也有少許灰塵。散熱風扇也是被底殼擋住了,無法直接取下。

14. 翻到正面可清楚的看到散熱風扇被開關飾板和主機板保護機構給檔住了。

15. 散熱風扇進氣口處有常見的灰塵及毛髮。

16. 置腕區拆下後內部零件部分。為了輕量化主機板的其實很小,零組件也直接用排線連接。

17. 開關飾板和主機板保護機構拆下後終於可以完整的看到主角散熱風扇了。

18. 翻到背面準備把所有的散熱器及散熱風扇拆下。

19. 散熱風扇是TOSHIBA日製的。

20. 拆下散熱風扇後,nVIDIA 的 繪圖晶片就在眼前。不過口香糖狀的散熱膏似乎有點多。

21. 從散熱器上更可以看的出散熱膏已經硬化了,分佈也不平均。

22. 細看散熱風扇軸心處也卡了不少灰塵。

23. 拆開風扇後,發現灰塵只有卡在週圍並無大礙。

24. 在軸承處添加少量的SKF耐高溫軸承專用潤滑油。

25. 在GPU晶片上塗佈薄薄的 AS5 散熱膏。

26. 在北橋晶片上也塗佈上薄薄的 AS5 散熱膏。

27. CPU上當然也要重新塗上。

28. 散熱風扇清理前的各項溫度,算是中規中矩的。

29. 清理後,CPU整體溫度下降了11度,兩個核心更是下降了13度也多。然而GPU卻上升了6度(這是正常的,因為風扇轉速下降的關係)。

結論:Sony 的 SZ 系列的確是不錯的高階的商務筆電,不過也抵擋不住時間的侵蝕。散熱膏會隨著時間慢慢地硬化,散熱效率也相對的變差。系統為了維持一定的溫度,只好提高風扇轉速來因應,所以風扇的聲音也會越來越大。剛拿到這臺筆電時,以高階筆電的標準來說,其實這臺並不合格(因為在待機可以聽到明顯的風扇聲)。不過整理完後風扇聲幾幾乎聽不到了,又回到了應有的水準了。
極致工藝 電腦醫學中心
服務專線:0956825725 (9:00 AM ~ 10:00 PM)
MSN:UltimateTechnics@hotmail.com.tw
即時通:UltimateTechnics@yahoo.com.com.tw
E-Mail:customer_service@ultimatetechnics.com
部落格:http://UltimateTechnics.pixnet.net/blog
專業桌電 / 筆電到府維修 / 指定地點取修 & 修到好只要 100 / 300 / 500元
修不好再送您 7-11 禮券 100 元